CSS StyleSheet

Saturday 1 December 2012

Picnic的迷思(Myth)

你有多久沒坐於草地感受綠油油的氣息?每次可以逃離鋼筋森林,我一定會珍惜所有可以徜徉草地的機會。香港沒有公園或草地嗎?有。不過我們的政府一點也不支持我們這樣做,由小到大吸收到的訊息就是踐踏草地是不該的,反智之極。草生出來只是為滋潤眼球?我們連接近的權利也沒有?
在歐洲國家,多少人每到周日就會相約三五知己到公園來一次Picnic聚會,其等閒程度就好像我們周日上茶樓品茗。你可以說香港環境大不同,我們沒有空間去做這件事。不過,空間只是一回事,社會有沒有這種氛圍才是最重要的。
當我們的公共空間被不斷打壓,時代廣場對外的Public area被征用了不知多少年,整個市區只有Mall化的商場,每個商場卻充斥一式一樣的連鎖店。這個城市可以孕育些甚麼人出來?
當我跟外國友人說香港人普遍沒有到草地野餐的習慣,平日的活動大多是行街、購物、唱K等消費活動,他們的反應是吃驚的。你是不是很快聯想到出外野餐是你家傭工每周日的例行活動?為何普遍香港人沒有親近我們土地的mindset
這當然與我們自少吸收的「請勿踐踏」文化有關,當你由細到大已被慢性洗腦,阿媽又教你唔好咁做,你又豈會自覺地反思此種習慣是否合符人性。早前的星期日檔案,才講到非利組織「草原地圖」如何鼓勵城市人出外走動,親親草地。不過當一群愛草人玩得興高采烈之際,公園的保安人員又會出來阻止大家「唔好丟飛碟啊」﹗說到底,社會反智,政府是責無旁貸的。
在剛過去的旅程中,我分別到了倫敦的海德公園(Hyde Park)St. James Park阿姆斯特丹的佛舟公園(Vondelpark)野餐,而畢業旅行年代跟同行友人同徜於羅馬的草地,以及後期我獨自一人於維也納的公園Hea,對我來說,人家平常不過的事,於我卻何等奢侈。
看看人們圍坐一起談笑,風花雪月,帶狗散步,更有一位愛爾蘭男生因為參加爭取環遊世界的比賽,而邀請我這個無聊人與他合照。(可能勝出條件是找到一定數量的遊客合照吧﹗?)以上種種,皆令我的旅程增添無限愉悅,原來快樂真的可以是免費的。
再深入研究下去,我問了一位與我成為好友的CouchSurfing之友的意見,她說在阿姆斯特丹,有時候每次大家出來Picnic碰到的朋友皆不同,當你與三五知己出來,在公園裡,你可能每星期都會碰到其他前來野餐的人,久而久之,這群人互相認識了,生活圈子闊了,本是三數人的聚會,最後整個公園的人也會成為你的朋友。不過,到下年,這些人又可能會鳥獸散,歸國有之,移居有之,有緣的當然會成為終身好友,但大家都會享受這種簡簡單單的生活方式。
原以為回港後,我會盡量投入野餐文化,閒來無事便去坐一至兩小時,豈料周邊沒有這氛圍,最後又是故態復萌,重投港人周日生活。
Picnic您真奢侈﹗
海德公園(Hyde Park)一隅
 為成就完美的野餐經驗,先特意於超市掃平食物。(攝於佛舟公園)
認識新朋友的好場地(攝於佛舟公園)
在維也納徜徉草地的市民

2 comments:

  1. 在香港要在草地上曬曬太陽真的不是易事,一方面在居住點附近找可輕鬆坐下的公園不易,最重要是平日太忙,大部分人不會有這時間。

    KY

    ReplyDelete
    Replies
    1. 對對,絕對認同。奈何早前出席由劉細良和龐一鳴主講的《我旅行‧我存在》講座,小的在會上提到在香港根本沒有這氖圍去推動我們往草地坐坐。可能劉氏捉錯用神吧,最後認為只是港人沒有坐言起行,把旅行時種下的火種熄滅云云。如他在出席講座後的文章所言:「如何保存那點在旅行時燃起之火,發現自己後,真正能改變自己,這才是最大挑戰。」
      如政府加以打壓,草地又分佈在無雷公咁遠,叫我們怎保持旅行心態?

      Delete